【小童私筆記】
我的一些聽講觀影等雜筆記整理
2021年3月7日 星期日
◆ 夢想動畫內部演講--卡拉從寫實版獅子王電影談動畫心法
[2020/12/30]這天公司找了一位參與多部好萊塢電影的Animator卡拉,來分享動畫表演的經驗心法(嗚嗚好感謝公司感謝小安引介!)。卡拉任職的MPC公司強項是四足動物,因此今天講的內容也以四足動物為主。雖然我本身正職是美術而非動畫師,但我一直認為動態的觀念對於動畫許多其他環節的製作與創作,例如Motion Graphic或逐格或剪接等,都有極大助益;甚至對於各類影片節奏與表現風格的掌握與賞析,更是很重要的工具。結果卡拉的演講內容紮實豐富遠超乎我預期,透過輕鬆生動的演說,傳達滿滿的寶貴實作經驗與觀念(因為是動畫師嗎她雙手和眼神也充滿表情一直動不停XD)。這兩個半小時實在是太精采了,我真認為愛好動畫的同事們應該都要來聽才是,不論是不是動畫師,都肯定會有多面向的啟發。
2020年1月18日 星期六
◆ 很不科學的科學繪圖--繪圖師李政霖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 員工旅遊在荷蘭與比利時蒐羅的書
很幸運的進了一間好公司上班,有員工旅遊可以參加。於2019年11月中,我的第一次出國就到荷比。員工旅遊畢竟是團體行動,本沒期望在購書上有什麼特別收穫一切隨緣,但蠻幸運的是還收了些好東西,把這部分稍微整理出來。
時間有限且文字不通,所以逛書店都只是大致繞兩圈,找到圖畫書類型隨意簡單翻看,因此陳列對我這外國觀光客而言就很重要。
這次一共帶了八本書回來,包含兩本寫生畫冊、兩本兒童繪本、三本手繪圖鑑、一本奇幻漫畫,一些小紀念品。而其中有兩間回來查詢才知都是頗具名望的獨立書店。
時間有限且文字不通,所以逛書店都只是大致繞兩圈,找到圖畫書類型隨意簡單翻看,因此陳列對我這外國觀光客而言就很重要。
這次一共帶了八本書回來,包含兩本寫生畫冊、兩本兒童繪本、三本手繪圖鑑、一本奇幻漫畫,一些小紀念品。而其中有兩間回來查詢才知都是頗具名望的獨立書店。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 美麗的時代、美麗的存在--王佐榮從李火增攝影集看臺灣歷史
(2018/11/30)這日下班來聽王佐榮先生談李火增。李火增在日治時期拍了大量清晰的庶民生活照片,對他的印象源自這幾年網路上常見到的台灣古寫真經過詳實考證後數位上色,使人們更能身歷其境地滿足還原歷史光景的想像。現場透過投影幕看這些照片真是威力強大,幾乎感受到當時強烈陽光與風的能量透過照片傳遞過來。再透過王佐榮先生對各種細節的解說,雖然他很搞笑但我整個被感動到亂七八糟!
他一再地說:照片透露的卻跟以往課本裡教的不一樣,那是個美麗的時代、美麗的存在!
他一再地說:照片透露的卻跟以往課本裡教的不一樣,那是個美麗的時代、美麗的存在!
2018年5月12日 星期六
◆ 盛放華麗島講座:漫談建築圖解的奧祕--李乾朗教授
(2018/05/12)今天下午來中山堂聽傳說中的(XD)李乾朗教授講座,當然是講建築圖了!雖然我坐得有點遠無法拍下來,但現場光看教授準備的東西方古今各種精彩建築圖繪就超過癮(銅版畫超精緻超美!)!李教授從最基本透視圖法談起,讓完全不懂透視的聽眾也能有概念;但即使對我們有在畫圖的人來說畫透視是基本,卻又因教授的生動說明(還用白板上課),從新角度體驗透視繪圖的創意趣味感,非常棒!
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 重返鬼芒草之地--三峽大豹社事件隘勇線踏查與歷史脈絡--高俊宏
(2018/4/1)來到三峽李梅樹紀念館,主要是因最近自己的計畫提案而必須來看日治時期重要畫家鹽月桃甫的作品展,正好藝術家高俊宏要來演講,我就選這天來囉!延續他上次著作《橫斷記》內容,關於大豹社事件與隘勇線遺址,他這幾年來的踏查研究,以及期待的未來。我們跟著講者逐步進入「隘勇線前進」計畫的脈絡,理解大豹社事件的背景概念、因果與後續。我們認知到這喟嘆與無奈並不只是歷史,而是當代進行式,於是最後高俊宏說:「記憶本身是對抗資本發展的根源。」當場覺得這句太厲害了啊我狂打星號★★★★★
2018年3月4日 星期日
◆ 臺灣海岸林陸蟹的繁殖生態--劉烘昌主講
(2018/03/04)今天到台博館聽陸蟹生態研究學者劉烘昌老師,講「臺灣海岸林陸蟹的繁殖生態」。進入陸蟹主題之前老師說他先偷渡馬頭山掩埋場開發案的資訊XD,馬頭山這個生態豐富珍貴的區域,被開發單位相中其不透水性適合做掩埋場,且不是一般家庭廢棄物,而是高汙染的事業廢棄物,會將整個生態寶地摧毀。生態學者總覺得對大自然理解太少,應該謙卑,但開發單位總是非常自信樂觀,原本還保證這裡絕對沒有什麼重要珍貴物種,說不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總是需生物學者們辛苦蒐集研究證據,去阻擋這些破壞自然的威脅。整理筆記時,找到劉烘昌老師最近的不少文章或相關報導,也在本文一併附上吧。
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 黃湯姆《反轉戰爭之眼:從美軍舊航照解讀台灣地景脈絡》新書發表
(2018/1/26)晚上來聽黃湯姆講他的新書《反轉戰爭之眼:從美軍舊航照解讀台灣地景脈絡》,先前說過這本書之獨特,結合地理控的專業與詩人文筆書寫,除了題材非黃湯姆莫屬,內容圖文含金量極高隨便翻讀都感動到爆炸之外,大概全台灣也找不出第二本同類作品了吧!短短的講座很棒但不容易有系統地紀錄,剛看到湯姆很貼心地貼出逐字稿啦歐耶那我是不是不用另外白做工整理筆記了!(還是簡單回憶一下好了XD)
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 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柯金源、胡慕情
(2018/01/23)講者都很棒但內容沒辦法筆記,這次就不整理了(附上直播錄影)。衛城總編輯小瑞說兩個不同世代的環境記者,慕情和柯師傅,看頭髮就像小丸子和爺爺XD。柯師傅簡要的述說幾十年來台灣政治經濟發展與環境的變化,例如藉由宜蘭與雲林的對比,回頭看政治人物與企業誠信的問題,他說「用二、三十年來看一件事情,是很殘酷的。」最後他以米勒《拾穗》這幅畫說到「人與土地的連結需要被細緻的描寫」;再看淡水河口採集文蛤的畫面,不正是台灣版的拾穗嗎。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 2017漫畫繁星課程個人紀錄(下):編劇、人物設計、分鏡與完稿
(接續上篇)
◆[0805]◆
【戚家基老師:講故事的魔笛手】今天主要是由香港電影編劇戚家基來教寫劇本,他超猛啊竟可以滿滿內容連續講四個多小時僅中午休息一段,有豐富的各種理論和實務案例,和幾部電影影集的故事內容套用分析,非常過癮!然而這位編劇老師也說了些令人感動的負能量金句。(咦XD)
◆ 2017漫畫繁星課程個人紀錄(上):概念、工具、場景與人體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 高俊宏《橫斷記:臺灣山林戰爭、帝國與影像》新書講座
(2011/11/20)晚上去聽高俊宏《橫斷記:臺灣山林戰爭、帝國與影像》新書講座,非常厲害難怪女神M把他當偶像!但故事背景龐大細節太多我記不下來,馬上把這本書列為必買必讀不用剁手(咦)。高俊宏說整個台灣山的系統對我們通常是簡化的概念,就是動物昆蟲的住所、偶而上山流汗運動,然而山所包含的歷史才是對我們很重要的啟發。他一開始什麼登山裝備都沒有就穿著拖鞋入山走人跡罕至的地方,被螞蝗盯得滿腳都是血。這主題的踏查大概前後歷經了十年,近兩年密集寫作,完成這部作品。書分為四個部分,也就是四個山區:大豹、眠腦、龜崙、大雪。其實我隨筆記下一些片段,整個不到講者所說一半,我想其他還是從《橫斷記》書裡直接了解吧!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 都市博物學家講座(下午場)--李後鋒、鍾國芳
(2017/10/28)下午一開始由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專案經理許正欣談這個《臺灣生命大百科》計畫,這是承襲由E.O.威爾森推動物種網站計畫,2011台灣生命大百科成立並號召公民參與的一環。他說「自己的物種自己寫」XD,另外就是關於資料的公開不等於開放,開放牽涉到使用權的問題,因此也詳細介紹創用CC相關規範。然後接著由李後鋒副教授講白蟻、鍾國芳副研究員談從構樹的民族植物學研究關連到南島語族的遷徙,超級重頭戲!
◆ 都市博物學家講座(上午場)--蔡孟穎、黃仕傑
(2017/10/28)這天一早就來到台博館土銀簡報室,參加《臺灣生命大百科》全天四場講座,四位講者各自帶來其專研領域的精華分享。上午是研究入侵種紫花酢漿草的博士蔡孟穎(非常愛搞笑XD)、科普作家與小朋友都很熟的主持人阿傑哥哥黃仕傑(也算是公民科學家的身分)講都市常見的昆蟲與小動物,下午由中興大學副教授李後鋒從生物研究角度談白蟻防治、以及我之前就超喜歡的台大開放課程《樹木學》老師,中研院副研究員鍾國芳(名號KFC哈哈),壓軸場極為精彩扼要的講解他從構樹的民族植物學研究關連到南島語族的遷徙。一整天聽下來真是非常豐富啊令我超感動的!聽完填電子問卷還送動物小車車~(有石虎和黑熊任選)。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 《真實的幻獸》新書講座--林大利主講
(2017/10/12)這晚來聽《真實的幻獸:從神話寓言中現身的二十七種非虛構生物》新書講座,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大利主講,談的是人類在摸索著理解自然的過程中,在已知與未知之間創造出幻想怪物,藉此帶出生物分類與演化科學的至今日發展。最有趣也最典型的例子是獨眼巨人,其實源自大象頭骨,因為鼻腔是一個大窟窿,整個看似巨大人類頭骨中間有個大眼洞,由此創造出的神奇生物。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 紅樓裙釵複調曲(第二場:探春)--歐麗娟主講
(2017/10/7)今天終於再次來到台大中文系歐麗娟老師的新書講座,從之前聽開放課程就深深著迷於歐老師的博學貫通與談吐風采,理性堅定又兼具風雅與幽默。近年她的著作出得很快,都是畢生累積的研究成果(紅樓夢與唐詩)整理成冊。但這次講座講得有點小範圍(主要只講探春這角色)而非大方向,就感覺對我個人而言不那麼有意義,筆記就不整理了。不過有幾點關於讀書態度和創作方法,倒是蠻可以提:
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 德意志系列5:德意志裡受苦的人--伍碧雯主講
(2017/8/30)這是德意志講座最後一場,由台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伍碧雯主講,她從本書成書的淵源談到德國因歷史與戰爭種種背景,於其間生活的人所歷經的苦難。在伍碧雯老師極快的說話速度中,把千絲萬縷複雜的知識點構結在一起,是非常精彩豐富的一場演講,也為這系列德意志講座做了很棒的整合與收尾。
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
◆ 獨立漫畫出版的編輯工作--慢工出版黃珮珊主講
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 德意志系列3:從建築看德意志的歷史記憶與掙扎--郭秀鈴主講
(2017/8/16)左岸文化德意志系列的第三場,由風姿綽約的(!)中正歷史系副教授郭秀鈴主講,談德意志建築與歷史記憶,是很精彩的題材。其實目前這系列幾個教授都講得不錯,很可惜的是時間真的太短,老師準備的豐富資料只有四五十分鐘能講述,就常變成點狀而難以串連知識脈絡的片段。
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 德意志系列2:德意志的自然想像--陳恒安主講
(2017/8/9)左岸文化德意志系列的第二堂,由具生科與自然史背景的成大歷史系副教授陳恒安談德意志的自然想像。內容有點短,但老師簡要的帶我們進入歷史時代的脈絡,以當時人們的眼睛觀察世界,反思我們慣常的知識體系,蠻有意思。
老師說起在德國讀書的經驗,那時太冷,冷到可以有空氣進入體內、進入肺部的感受,逼使人覺察自己的存在,彷彿激發出身體為了生存下去的動物性。無怪乎德國產生這麼多哲學家,因為此時此地,你就知道什麼叫「存在」,不用人教,就懂了哲學XD。
老師說起在德國讀書的經驗,那時太冷,冷到可以有空氣進入體內、進入肺部的感受,逼使人覺察自己的存在,彷彿激發出身體為了生存下去的動物性。無怪乎德國產生這麼多哲學家,因為此時此地,你就知道什麼叫「存在」,不用人教,就懂了哲學XD。
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 德意志系列1:宗教改革或宗教分裂?--周惠民主講
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
◆ 真木太郎訪台從《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談動畫製片
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 臥斧、馬欣談北歐眾神進入21世紀
(2017/7/6)今晚來聽馬欣和臥斧談北歐神話,這是木馬文化辦的尼爾蓋曼新書《北歐眾神》講座。近年雷神索爾因漫威復仇者聯盟成為強力的流行文化,但蠻有趣的是馬欣和臥斧卻提到北歐神話從原本稀缺亡佚,到今日卻在全球化背景下重生,有其呼應人類社會局勢的因素,也提及尼爾蓋曼被拍成影集的前作《美國眾神》藉由舊神與新神的故事,提醒人們意識到被科技慾望掌控所形成的信仰轉移。M&W短短一個半小時相當精彩的對談,帶出許多不曾想過的,神話與人世相映,其間的趣味與思索。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 神秘地圖控限量講座第二季第三場:戰時航照與地景變遷--黃湯姆
(2017/3/31)大雨中來到淡水「有河book」書店,參加這晚黃湯姆的地圖控講座,講戰時美軍航照與地景。現場許多據說是地理系的同學,相形之下我對這一切是大外行,能吸收消化的內容有限,但航照牽連的時空脈絡太過迷人,還是收獲很豐富很開心!我試著整理這份不太像樣的筆記,接續上一場地圖控講座的記憶,就這些理解片段構築出對於這龐大知識網的初探。隨後也附上黃湯姆自己的講稿和延伸書單,留存作為不同角度的映照與閱讀這塊知識領域的基石。
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 費納根寫了一場什麼樣的戰爭?《行過地獄之路》新書講座--吳明益
(2017/3/28)這晚吳明益老師在信義誠品導讀理查‧費納根《行過地獄之路》這本書,短短一個半小時但如同往常一樣,老師備了滿滿的資料,不只講一本書,而是談許多作家們怎麼書寫戰爭題材、人如何與大歷史關聯、費納根身為澳洲作家又如何處理戰爭中的日本文化,以及戰爭中的愛情等。時報出版主編嘉世強於開場時說「大師名作坊」系列至今已經一百多本,陸續把哈金、托賓等大師作品整理出版;吳明益老師也說在出版市場,品味要能長期經營太不容易,然而「大師名作坊」系列每本都精彩,都可以做文學課指定教材。
2017年2月18日 星期六
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 為自己閱讀[社會科學]:我們如何知道世界的模樣--莊瑞琳主講
【托瑪.皮凱提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商務120/台灣商務70館慶活動系列講座之五)
(2017/1/11)「如何閱讀一本書」系列講座第五場,由衛城總編輯莊瑞琳(小瑞)主講社科類書。之前多次見過小瑞,大概都是在其他作者的講座以編輯身分做開場,這是我第一次聽她主講整場。主題雖是看似生硬的社會科學,但莊瑞琳穩健地談著社會科學與我們生活空間的關係,以及社科書出版的種種。聽著心裡是複雜的,如同後半段主持人楊照較悲觀地談及台灣人們普遍缺乏社會意識,但這似乎也是莊瑞琳作為一個編輯,更自我期許把社科出版這一塊持續做好的動力吧。也或許如她講座後貼文所說,感覺到理解的「那種輕鬆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啟蒙。」
(商務120/台灣商務70館慶活動系列講座之五)
(2017/1/11)「如何閱讀一本書」系列講座第五場,由衛城總編輯莊瑞琳(小瑞)主講社科類書。之前多次見過小瑞,大概都是在其他作者的講座以編輯身分做開場,這是我第一次聽她主講整場。主題雖是看似生硬的社會科學,但莊瑞琳穩健地談著社會科學與我們生活空間的關係,以及社科書出版的種種。聽著心裡是複雜的,如同後半段主持人楊照較悲觀地談及台灣人們普遍缺乏社會意識,但這似乎也是莊瑞琳作為一個編輯,更自我期許把社科出版這一塊持續做好的動力吧。也或許如她講座後貼文所說,感覺到理解的「那種輕鬆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啟蒙。」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 為自己閱讀[歷史]:皇帝、大汗和主席-「中國」和被發明的中國史--富察主講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 為自己閱讀[故事、戲劇與詩]:一拍一拍讀戲劇--紀蔚然主講
【易卜生《玩偶之家》】
(商務120/台灣商務70館慶活動系列講座之三)
(2016/12/28)「為自己閱讀」系列講座第三場,是劇作家紀蔚然老師從易卜生《玩偶之家》簡要地談怎麼讀劇本。據說他自稱「冷伯」,有兩層涵義:一是愛說冷笑話,另一則是要用台語唸XD。紀老師整場幽默風趣不時引人發笑,主持人楊照在說話時,他也在一旁做鬼臉擺手勢,大概是劇場人天生騷動不安的特質?(刻板印象刻板印象)雖然我對戲劇完全不懂,這場短講座感覺也是極為濃縮的讀劇入門,但對於戲劇結構的觀念解說,真的令我收穫滿滿,相當過癮!
(商務120/台灣商務70館慶活動系列講座之三)
(2016/12/28)「為自己閱讀」系列講座第三場,是劇作家紀蔚然老師從易卜生《玩偶之家》簡要地談怎麼讀劇本。據說他自稱「冷伯」,有兩層涵義:一是愛說冷笑話,另一則是要用台語唸XD。紀老師整場幽默風趣不時引人發笑,主持人楊照在說話時,他也在一旁做鬼臉擺手勢,大概是劇場人天生騷動不安的特質?(刻板印象刻板印象)雖然我對戲劇完全不懂,這場短講座感覺也是極為濃縮的讀劇入門,但對於戲劇結構的觀念解說,真的令我收穫滿滿,相當過癮!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 為自己閱讀[想像文學]:管窺梅岡城-守望者的天空與地界--蔡秀枝主講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 當革命降臨,你的選擇是?--周軼君《拜訪革命》新書發表
(2016/12/16)週五晚來聽周軼君的《拜訪革命:從加德滿都、德黑蘭到倫敦,全球民主浪潮的見證與省思》新書講座,她是端傳媒國際部主任,也是長期駐地於中東地區遊走各國的記者,曾親臨許多重大事件的現場,報導也得過不少國際獎項。在作者周軼君與八旗編輯王家軒的對談中,一開始就闡明本書並非從宏觀視野談世界局勢,而是整理大量訪談內容,呈現在革命浪潮之中生活著的小人物故事。短短一小時多的講座,周女士信手捻來滿滿故事,以及由深厚知識背景帶出的堅實觀點與思索,對於中東其實很陌生的我也不禁著迷。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 十年後你聽著什麼歌?--馬世芳《地下鄉愁藍調》十周年版新書發表會
這晚(2016/12/7)來聽馬世芳《地下鄉愁藍調》十周年版的新書發表會,馬世芳的音樂書寫早已頗受肯定,從早期的聯合文學專欄到後來的《音樂五四三》廣播節目等,不需多言。但對我來說,這是個陌生卻彷彿迷人的奇境,正好有十周年重出修訂新版這個機會,就來現場聽一場講座吧!《地下鄉愁藍調》原書絕版已久,馬世芳特別提到聶永真封面六字的字體設計之精彩,極為貼切且充滿故事,因此沿用到新版封面。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 洪致文《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新書發表會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 觀看,作為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徐明瀚談約翰伯格的藝評世界
(2016/11/5)這晚來誠品敦南聽《Fa電影欣賞》雜誌的主編徐明瀚談約翰伯格,他以簡明易懂的方式談約翰伯格的思想作品及其他與之相關的重要作者,對於我們這種一般讀者來說算是相當棒的入門導覽。台灣對約翰伯格不算陌生(某女神說約翰伯格必讀)(以發音來說應該叫伯傑,但習慣翻譯如此),講者說,約翰伯格在台灣近年藝術評論類應該是出版量最大的作者。今天11/5很巧正是約翰伯格生日,金馬影展紀錄片《約翰伯格四季肖像》正在上映,其中一位導演也是知名女演員蒂妲絲雲頓,恰巧也是這天生日。
◆ 以動畫述說,期使傷痛不再發生--《Bear Story》導演來台演講
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 胡慕情X胡淑雯-[聆聽與記錄(亞歷塞維奇系列講座)]
(2016/10/24)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亞歷塞維奇是一位報導文學作家,台灣譯作目前出版少(正在追加),一般印象是《車諾比的悲鳴》和近期出版的《我還是想你,媽媽》。貓頭鷹出版與閱樂書店辦了「亞歷塞維奇作品系列講座」,我來聽的是第二場,由記者胡慕情與作家胡淑雯主講的「聆聽與記錄」。胡淑雯大多是摘出書裡令人動容的故事分享,我就比較沒有記錄,因此筆記側重慕情從採訪經驗談報導文學的各方面思索與價值。慕情每字每句都如精煉過一般珍貴,但說話也同往常那樣快速,我的筆實在跟不上,之後又因重感冒而使筆記拖了三四天沒整理,記憶或有疏漏,自覺可惜。
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 不讀現代詩,你錯過了什麼?--楊照新書講座
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 後殖民的賽伯格--張君玫新書講座
(2016/07/16)來聽這場講座之前其實充滿猶疑,因為自己對這題目和內容完全沒有任何背景知識,就是個麻瓜XD。但賽伯格的科幻意象,結合哲學與社會學的書寫,在整體概念上誘發我好奇,而哈洛威的《猿猴、賽伯格和女人》也聽說是本重要著作。於是走一趟永和小小來聽課,或許會是幫我跨入某個陌生領域的敲門磚,即使當下無法吸收,將來也可能與其他知識或體驗產生連結,誰知道呢?這是個龐大綿密的知識蛛網時代。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 科幻與奇幻的文學仙境--吳明益
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 巴西動畫電影《囧男孩看世界》
(2016/7/1)今晚到府中15看這部巴西動畫片《囧男孩看世界(Boy and the World)》,我簡直整個瘋狂當場把它列為本人年度最佳動畫第一名(是說人家早在2013發行了是你累格今天才看到)。雖然全片是蠟筆童趣的簡單造型,但動畫技術成熟不馬虎,並且構築出各種華麗壯觀的畫面,幾乎每段場景都是一次視覺驚喜,同時又保有兒童塗繪風格和玩轉圖像設計的虛實構成。我處在驚呆了的狀態不住地想:即使本片沒有用到任何艱澀的特殊技術,卻似乎算是一部挑戰動畫表現可能性的代表作。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 吳明益老師談啟發《單車失竊記》的小說家作品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 許願石引領的聲音旅程--野地錄音師范欽慧談傾聽寂靜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 只要建築存在,故事就會留下--凌宗魁從建築史談樂生
(2016/3/24)之前我對樂生的理解大多聚焦在迫遷與抗爭,今晚來聽台大樂生週的講座,由文史工作者凌宗魁與青年樂生聯盟何欣潔主講,時程安排從六點半到十點,算是蠻長的,卻太精采而意猶未盡。前陣子曾跟著凌老師走一趟台北城史導覽已滿是收穫,而這次他由建築史切入,密集的記憶脈絡承載了豐沛故事加上迷人語彙,每個細節都能展開一片絢爛的天地,害我當場暈眩想轉去念建築搞文史啊(別衝動啊太扯了你!)(說說喊爽而已XD)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 從邊釁到鴉片戰爭--富察談新書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 想像力是對抗這個世界重要的武器--向鴻全談科幻
(2015/12/12)這日中午搭火車到內壢車站,準備前往瑯嬛書屋聽向鴻全老師談科幻,有印象以前曾讀過他選編的<台灣科幻小說選>。雖是第一次來這小書店,但以前當兵的營區就在這車站附近,這一帶倒也不全然陌生。聽完這場講座,覺得內容比較適合對科幻陌生的初入門者,老師所提的書單與科幻作家極具指標意義,過去在難攻博士的科幻概論課程和吳明益老師的推介下大多都已讀過。當然向老師以自己的角度整理這些作品,會有不一樣的觀點與梳理方向,也相當有意思。這也是「閱讀的島」科幻系列講座之一,主題是[大師,太科幻:談文學與科學的互動共舞]。(演講結束後,瑯嬛書屋還請大家吃甜甜圈說聖誕快樂啊超窩心^_^)
◆ [地圖上的癡迷旅人(台北場)]-黃湯姆
(2015/12/11)自從認識黃湯姆以來總聽他自稱"地圖控",常沉迷於歷史圖資、航拍圖、流域地貌等影像線索,對於僅把地圖當查詢工具的門外漢的我來說,完全無法領會其間奧秘,是全然陌生的神秘領域。這日終於有此機會聽湯姆好好講一場地圖,在師大附近的旅人書店(Zeelandia Travel & Books)二樓小小空間中聽一堂兩小時滿滿實料的課,包含各種形式的歷史影像判讀,才懂地圖不只是地圖,在各式探查繪製技術的產出中,其所乘載的歷史記憶線索與延伸意義,甚至文學性的想像,儼然又是一個深遠的宇宙。雖然這場密度極高的課程我實在沒能完全消化,但初步概念加上網路輔助工具運用,至少對於往後的延伸學習是個很棒的起始點。(內容密度高到整理這份筆記真是元氣大傷XD,本篇超長,或有疏漏錯誤請多包涵)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 林子皓 從鯨豚談聆聽自然
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 紀錄片《高第聖家堂》筆記
(2015/11/15)今早到府中15看[高第聖家堂](Sagrada: the Mystery of Creation),一個半小時簡述百年來巴塞隆納這座未完成的奇幻建築其設計與建造的故事,雖然是一部中規中矩以訪談與介紹為主的紀錄片,但主題本身就豐富精彩,依然算是非常有可看性。
導演旁白說:"永恆"並非永遠不會消亡,而是事物處於時間不存在的狀態。
(這段話概念可能源自喬瑟夫.坎伯<神話的力量>:[永恆不在將來。永恆甚至不是一段恆常的時間。永恆與時間無關。永恆的面向是摒除所有依據時間概念來思考的當下那一刻。]-- p.121)
導演旁白說:"永恆"並非永遠不會消亡,而是事物處於時間不存在的狀態。
(這段話概念可能源自喬瑟夫.坎伯<神話的力量>:[永恆不在將來。永恆甚至不是一段恆常的時間。永恆與時間無關。永恆的面向是摒除所有依據時間概念來思考的當下那一刻。]-- p.121)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 閱讀「帝國」:《世界帝國二千年》新書導讀--蔣竹山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