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 十年後你聽著什麼歌?--馬世芳《地下鄉愁藍調》十周年版新書發表會

這晚(2016/12/7)來聽馬世芳《地下鄉愁藍調》十周年版的新書發表會,馬世芳的音樂書寫早已頗受肯定,從早期的聯合文學專欄到後來的《音樂五四三》廣播節目等,不需多言。但對我來說,這是個陌生卻彷彿迷人的奇境,正好有十周年重出修訂新版這個機會,就來現場聽一場講座吧!《地下鄉愁藍調》原書絕版已久,馬世芳特別提到聶永真封面六字的字體設計之精彩,極為貼切且充滿故事,因此沿用到新版封面。


馬世芳從巴布狄倫談起,《地下鄉愁藍調》書名即源自他的1965年的45轉單曲小唱片《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這不是一個沉重作品,而是帶有輕佻卻又塞滿醒世格言的歌曲,其中有些句子已成為常被引用的名言,例如:"You don't need a weatherman to know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你不需要氣象員告訴你風往哪個方向吹);也有調皮的句子"Don't follow leaders, Watch the parkin' meters."(別跟著領導,注意停車里程表)。在還沒有MV的時代,24歲的狄倫拍了一隻音樂影片,一鏡到底,裡面還有兩個人,其中禿頭是「垮掉的一代」的著名詩人Allen Ginsberg(1926-1997,代表作《Howl嚎叫》),他稱巴布狄倫是當代最偉大詩人,與狄倫成為忘年之交。另一個是狄倫的哥兒們Bob Neuwirth。馬世芳說起自己年紀很小的當年,看到這影片的VHS裡丟出一張張字卡,即使不懂,卻已深深迷上。

Bob Dylan - 《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


「Big Star」樂團是70年代組成的,一直被忽視,沒有嚐過走紅的滋味,直到1990年代初才被當時的年輕人注意到。Alex Chilton(1950-2010)的作品有令人無法抵擋的旋律,彷彿一直沒離開青春期的情感。《Thirteen》這首歌只有三段,沒有副歌,也只有木吉他伴奏、主唱與和聲。然而歌詞簡單,卻有動人力量。馬世芳說如果讓他只選十首經典,這會是其中之一。
"Come inside where it's ok, And I'll shake you"
"Would you be an outlaw for my love ?"
青春期的孩子們被搖滾樂撼動,渴望走出去,渴望象徵大人世界的什麼說不出的東西,也許是愛情。
(歌詞中有兩個關鍵詞:《Paint It Black》是1966年The Rolling Stone的歌,這在當時對家長是種威脅,尤其護家盟聽到這種歌肯定不開心XD;《Rock'n Roll is Here to Stay》是1958年Danny and the Junior的歌,現在聽起來不太像搖滾,但當時很熱門。)

Big Star - 《Thirteen》


有些人可能會說經典好歌應該要有某些要素,例如副歌之類;但事實上,「了不起的作品,有不同的路徑可以達到。」Neil Young(1945-)也是常不愛加副歌的。他於1979年的《Rust Never Sleeps》專輯,其中《My My, Hey Hey》(Out Of The Blue)(AB面各有一首,歌詞順序有點不同)可說是他們這戰後嬰兒潮世代,用搖滾做階段性的歷史總結。(黑膠有AB兩面,有些黑膠為了提升低音的品質,必須把溝槽距離加大,使長度縮減為三十幾分鐘)
"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寧願燃燒殆盡 也不要緩慢消失)
"There's more to the picture, Than meets the eye."
所以,木吉他加口琴也可以是搖滾。搖滾樂手以這樣的歌詞,感嘆生命的一開始就朝著死亡狂奔而去,一切墮入虛無,似是呈現早老的蒼涼感。搖滾歌手通常只有20到30歲,十幾歲的青春期聽眾聽著這些歌,對大人世界感到期待、興奮。對的人、對的時代、對的事情、加上歌手們本身的才華,才有這些作品。當我們漸漸變老,超過了歌手當時創作的年齡,這些作品還在那裡。因此不禁會想,這些年輕歌手靈魂早已歷盡磨蝕,才能唱出那樣的歌吧!

Neil Young - 《My My, Hey Hey (Out Of The Blue)》


回看台灣,馬世芳的母親,原本一直介紹西洋音樂的知名廣播人陶曉清,於1977年策畫《我們的歌》創作民歌專輯。當時的歌手也許基於民族主義,同時有世代自覺,決定「唱自己的歌」,他們必須創造新的音樂類型。馬世芳說通常他會放吳楚楚的《好了歌》,因為可反映這首歌即使作詞者是曹雪芹,卻會因消極思想而被新聞局禁播的年代。這場他則放民國66年的《你的歌》,40年前的錄音,試著創作民謠搖滾,現在眼光看可能沒什麼,包括歌詞的語法都已是我們不可能接受的(例如"一齊來把歌兒唱"XD),但回到那個時代來看,錄音效果和樂器演奏都非常驚人,吉他間奏可能是歷來最精彩的一段,而配樂裡靈動的鼓手,查看資料才知是當時未成名的薛岳。在什麼都沒有的洪荒時代,這是奇蹟之作。

吳楚楚 - 《你的歌》


羅大佑1985年的現場搖滾實況專輯《青春舞曲》賣很差,但馬世芳說重看時感動得一蹋糊塗,覺得比專輯還棒,尤其最後的《現象(七十二變)》改編抒情版(開頭有噓聲要大家安靜),是對一個時代的告別。

羅大佑 - 《現象七十二變》


搖滾是Timeless的,我們從搖滾樂學到什麼?也許我們不再是孩子,不再天真,卻不甘心變得世故。創作者往往比凡人更敏感、比我們脆弱,因此他們的精神常在受苦,卻換來美麗作品,帶給我們一般人看不到的風景;而同時,他們生活遭逢的種種狼狽,卻又變成我們茶餘飯後閒聊的材料。馬世芳最後自謙說自己從小生活在充滿音樂與書的家庭,在這樣的養分中成長,然而沒有創作者的才華,希望能透過書寫的方式,也把這些創作者眼中的風景,帶給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