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 洪致文《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新書發表會

(2016/11/20)這天下午來到慕哲咖啡地下室,參加《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新書發表會,作者洪致文老師早是響噹噹的人物總算見到本尊惹!而一起與談的有謝明達老師,以及凌宗魁老師(全場都對他高呼傑尼斯啊XD)。本書副標為「文化資產與城市記憶守護筆記」,累積洪老師多年研究的文資地景內容。老師說出版是重要的理念宣達工具,相較於其他溝通方式,拿到書的人可以靜靜的把東西讀清楚。這文史界的盛會連觀眾席都滿是不簡單的人物,短短兩小時台上台下眾多發言都很有意思。然而雖然這是洪致文老師的發表會,但我私心覺得與談人宗魁老師的短講語彙和風采真的讓人有戀愛的感覺啊!>///<(眾多聽友認證喔大心!)


洪致文老師從文資法和文資審議談起,大多案例,文資審議很容易被承辦員搞掉或擱置,文史工作者只能設法找記者和民代一起提報。以普安堂為例,法律規定必須先由地方提報、審定,再送到中央列為國定古蹟,結果是互踢皮球,類似情形也發生在樂生;今年才新修訂文資法,中央得逕行處理,避免地方政府與開發商共構的利益關係。台北機廠是這一波文資保留運動中,唯一全區保存的案例,但這並非因為北市府保存,而是中央介入才得以保存,可做為國家級博物館。而目前只要被列為「暫定古蹟」,損毀都會判刑,因此文資法的修訂非常重要。

洪老師接著提到很重要的「保存戰後建築」的觀念,例如美援思潮建築、復興中華傳統風格建築等。例如美援時期的建築被拆掉很多,但這應是歷史很重要的斷代,每個時代都有不同文化;不是只保存建築,而是建築與周遭人生活的共同記憶。如果三五十年就拆,那就沒有什麼在百年後可留下。這也是說出「文化恐怖份子」的柯市長所沒有的觀念。

然而文資保存的觀念當官員只學到皮毛,就會有荒謬的所謂「意象保存」,拆掉建物再做些模型或浮雕;更誇張的是「數位典藏」(老師說那乾脆把官員做成數位典藏好了XD)。於是現在很多都市資產再利用的操作、URS的概念(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是很有問題的,往往把資產變成文創(文化創傷),而變成空殼,例如華山、松菸就是典型的例子。另外像是三井倉庫,被指定為是歷史建築,但這完全沒有意義,沒有保障,拆除沒有任何罰則(於是就拆了)。而文資審議找來做會勘鑑定的文資委員可能根本也不懂,提報者得自己做很多研究,但這些不懂文資的專家卻能判建物生死。

最後老師給我們看一張標上許多線條註記的台北市地圖,那些過去是戰爭避免延燒所設計的空地帶,而今成為道路。(黃湯姆「地圖上的癡迷旅人」講座也有說過)

中間神秘嘉賓出場,是也很關心文化資產保存的顏若芳議員。

謝明達老師接力,解釋書名典故,也談相對於URS,有個民間組織OURs名字所蘊含的意義。

接著是凌宗魁老師上場(脫衣!露出裡面「文化恐怖份子」的T恤XD)。宗魁老師說從戰後到現在,對於什麼要留下,一直沒有共識。放眼世界各文明,都在破舊立新,都在變動,為何有這樣一群人卻說要保留,對抗人類往前衝的態勢,還理直氣壯地批評政府?然而討論的層次一直不高,無法討論「保存哲學」,留不留文化資產對日常生活有什麼差異,畢竟光是搶救都已來不及。

三四十年前開始有文化資產保護法,慢慢疊加更多不同層次的東西,甚至不只有形,還包括無形的文化資產,因此連「保存」的觀念都是變動的。從書的封面建築圖案可見到從清代到現代的印記,城市是複雜的有機體,什麼是我們大家認為要留下的,永遠要討論、辯論,因此要有程序,使過程能被看到,才能促使大家思考。然而真正引發問題的,都是有能力大規模破壞的「公部門」。

而說到文資審議,內聘委員本來就是內部決定開發的上級,我們看似民主社會,尊重專業,但行政機器去辦事,很多事情就如列車,很難轉方向。例如三井倉庫、台北市議會,如果無限上綱都指定歷史建築,面臨的就是預算有限的問題。有時我們看到委員們會做出令人難以置信的結論,其實是因為把關,修復文化資產財務負擔過重。營運修補昂貴,長官會被質詢,壓力就回到承辦者頭上。

因此,社會若大家都有觀念,沒有文資法都沒關係。套用李乾朗老師常說的比喻:文資保護就如沙漏在出海口,努力留下一點沙粒。

另外宗魁老師提到,倘若空間沒了,對於歷史會有更多穿鑿附會。不論是鄉野傳說或甚至是學院,都會加入許多錯誤認知、錯誤詮釋,無法驗明正身。建築至少是實體證據,就可以破除許多歷史謠言。

要留下的建物,很多不是社會一般認知如廟宇之類的古蹟,人們沒有這觀念,倒是不一定要扣上黨國教育的帽子,而是所謂的開發、發展。對於許多建築人來說,他們被教育成整個建築史都在捍衛設計,當他們成為官員,主導城市發展,就覺得設計最重要,其他文化歷史都是配菜,只是加入的元素;他們強調新舊融合、設計本位,而非把文資當主角。另外像是外聘委員也都是建築人,具有主流國際觀,以偉大高尚的文明(羅馬、義大利等)當主軸,回看台灣,就覺得這些東西保留不重要。這是主流與邊陲的對照,是一種中心本位主義。

文化資產保留不只是一棟建築。建築本身的存在其實就是一種暴力,而以前人們看到房子的記憶,現在的人也看到,時空才會有對話,使辯證持續下去。留下車站不只是留下車站,而是整個貨運乘客進出的動線。然而當我們討論文資,其實也是有中心與邊陲的問題,主要關注焦點都是以台北為中心,排擠其他資源,其實其他各地都有火災怪手層出不窮,只是沒能被討論。

最後洪致文老師強調,出版的意義在於理念傳播和教育,現在學校雖然有豐富的鄉土教育,但老師不會教,光是把各地的老街背起來毫無意義,那也是複製過去黨國教育的模式而已。書的封底有一行點狀的密碼,老師揭密說:這是摩斯密碼^_^。

洪致文老師的網站:飛行場の測候所
http://cwhung.blogspot.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