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16)左岸文化德意志系列的第三場,由風姿綽約的(!)中正歷史系副教授郭秀鈴主講,談德意志建築與歷史記憶,是很精彩的題材。其實目前這系列幾個教授都講得不錯,很可惜的是時間真的太短,老師準備的豐富資料只有四五十分鐘能講述,就常變成點狀而難以串連知識脈絡的片段。
真正德國歷史並不長,其實是1871年才成立的民族國家,今日傲世的工業相對英國也是後起之秀,但其優勢是擁有大陸資源,也因為有英國經驗所以不用重複嘗試失敗,於是諸如汽車、飛機、高速公路、大型橋梁,都成為德國的代表。德國的建築形式尤其到納粹時期,有召喚古希臘羅馬建築榮耀的意義,而工業發展也是在納粹時期達到高峰(當然這有不同面向的評價問題),希特勒甚至曾提出家家戶戶都能擁有一輛平民汽車的願景,當時的發展方向奠定二戰後的德國工業骨幹。今日面對日本油電混和車挑戰,德國仍在努力如何讓柴油引擎減少汙染,並發揮更大產值。
通常我們一般人對德國歷史並不了解,所以老師列了簡單的大事記讓大家有概念:1.1871德國誕生;2.威廉德國-一戰;3.威瑪共和;4.納粹第三帝國-二戰;5.1945以後的分裂;6.1990兩德統一;7.1993歐盟建立
德國在60~80年代經歷著歷史文化煎熬,尤其是70年代正值40歲的社會中堅份子,他們都是戰爭時期出生,從小接受國家至上的觀念,卻面對戰後出生的世代,被夾在兩個極端不同的時代,差異大而無法對話,例如年輕人就無法接受父母輩竟會支持納粹;《德意志》這本書的封面畫作,就代表這個世代的叛逆、對國族主義的批判,畫上對國旗塗鴉的記號。畢竟,國族主義曾將德國帶入絕境,他們花了多少時間才漸漸擺脫。
老師介紹他所喜愛的藝術家Anselm Kiefer的畫作,畫著一把劍放在閣樓裡,很強的象徵意味,傷口該如何處理?結痂了嗎?這系列畫作都很大(照片裡有小女孩對比),夠大才能產生空間上的震撼。另一個於德國威瑪時期(1918至1933)的女藝術家Kollwitz(當時女性能從事藝術不簡單),創作類型很多,有版畫、雕刻等。其中代表作有在柏林戰爭紀念碑內的一尊母親抱子屍體的雕塑,非常類似聖殤,置於大廳中產生強烈感覺,這空間也是雕塑所要營造的一部份。戰爭紀念碑建築物是普魯士傳統,強調重新詮釋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
在國族意識形成的階段,蓋了很多俾斯麥紀念碑,而今德國人也常自問:為什麼我們需要蓋這麼多紀念碑?
希特勒夢想把柏林打造成世界級首都,規劃城市街道、東西南北向大道、盡頭各有機場、還有環城高速公路等,首席建築師Albert Speer有做出具體的模型規劃,可以看到人民大會堂、壯觀的南火車站(希望觀光客一出車站就被首都震攝),也招商在首都興建商業大樓(甚至包含美商)。但這些也並非納粹無中生有的發明,南北軸線的想法以前就有,納粹就是從德國文化生長出來的政治意識、政治勢力。然而德國經歷一戰戰敗,到納粹德國好不容易累積的一點成果,二戰又被摧毀。前面所提的藝術家Kiefer有一張畫是總理大廈被轟炸後的殘破大廳,同角度對比於大廳新建成的亮麗照片,感覺很強烈。
兩德統一後,城市成為建築師舞台。「德國國會大廈」被戰爭損毀的穹窿修復困難,若整個重建又似乎意義不對,後來設計師維持原外觀但改變材質,建為透明穹頂,裡面也做了塔讓人民可上去,這當然是強烈的象徵概念,象徵民主是透明的。「猶太紀念館」扭曲的外型和牆面表現,像是傷疤,也像是納粹標誌的折彎。「猶太紀念碑」遠看如墓碑叢集,人們可參觀、穿梭、甚至於其上跳躍的,是個可互動的公共空間。最後老師推薦《為愛朗讀》的小說和電影,都很棒,作品描述到極為細膩的程度,使我們可從中看到在納粹的歷史時空中,他們為何糾結。
然後是互動時間,有人問到德國如何處理過去的紀念碑,是否有值得台灣借鏡的地方?老師說社會還是有不同意見的討論,但納粹建築就比較是被大規模的拆除,或拆掉老鷹雕像,因此造成研究建築史的學者就很少能看到納粹時期的實體。有人問到納粹為何會走上極端的問題,老師說現在我們很容易把納粹當成萬惡的,但她越研究,就越覺得其實納粹離我們好近;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潛在的納粹或法西斯份子,陳述我們認為是正義的意見可能就對他人產生壓迫,甚至很多出發點原本是好的;例如優生學,我們這還偶而會談起,但歐洲已經很避諱談這個,類似這樣正常的點走向極端,過程中我們卻往往不會注意到,這是很危險的。
最後我也提了一個問題:老師說納粹在建築形式上召喚古希臘羅馬建築榮耀,就我粗淺的印象中,納粹對視覺的東西非常重視,那麼除了希臘羅馬之外,是否有納粹獨特的建築語彙?而這些建築語彙是否在戰後仍有留存沿用?或反過來說,是否會刻意避免使用?
很短的時間,老師大概簡單回答說納粹的建築語彙是有的,但其實反映的就是希特勒個人的喜好。當時主要是現代主義與新古典主義的交戰,建築師們本以為希特勒會帶來進步,但競圖之後發現希特勒對於現代主義設計極不友善,甚至進行政治迫害,導致建築師們流亡外地,以建築史來看,經典建築因此有遷移路線,在歐陸各地甚至到美國。留在納粹德國的大多是新古典主義,不過另一方面希特勒也喜歡現代化科技,例如建築技術、質材,或像火車站的動線規劃,至今看都還是非常先進的。大體來說,納粹的建築就是強調霸氣、厚重、挑高,戰後有段時間的確許多人批評這種風格的建築,反正納粹的就是不好的;但時至今日,尤其非德國的我們,倒是可以比較平實地去看待納粹風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