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 為自己閱讀[社會科學]:我們如何知道世界的模樣--莊瑞琳主講

【托瑪.皮凱提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商務120/台灣商務70館慶活動系列講座之五)

(2017/1/11)「如何閱讀一本書」系列講座第五場,由衛城總編輯莊瑞琳(小瑞)主講社科類書。之前多次見過小瑞,大概都是在其他作者的講座以編輯身分做開場,這是我第一次聽她主講整場。主題雖是看似生硬的社會科學,但莊瑞琳穩健地談著社會科學與我們生活空間的關係,以及社科書出版的種種。聽著心裡是複雜的,如同後半段主持人楊照較悲觀地談及台灣人們普遍缺乏社會意識,但這似乎也是莊瑞琳作為一個編輯,更自我期許把社科出版這一塊持續做好的動力吧。也或許如她講座後貼文所說,感覺到理解的「那種輕鬆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啟蒙。」


衛城出版社除了幾本文學書(《瘟疫與霍亂》、《哈德良回憶錄》等)之外,大多以社科書為主。莊瑞琳說社科書在書店銷售來看是個特殊類別,左岸文化的《獨裁者的進化》剛上市時是寂寞的,直到三一八學運那時,竟以每周一刷的爆發銷量,一年賣了一萬多本,其他類書大概很少見類似情形。而像《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談稅與結構的東西,2001年在法國出版,直到2015年才大紅,可見是個漫長的過程。這些理論不是短期的東西,而是為社會的變革、變局,準備了一個解釋。莊瑞琳說起簽《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是十年難再遇到的時機,她看完導論就知這是一定要做的書,但當時連美國的銷售數字都沒得參考。結果正好遇上世界各國都在談階級不平等的經濟問題,使本書上市即成為暢銷書(雖然據傳Kindle閱讀器的統計,可能大多讀者都只讀了幾十頁XD)。

社會科學有時看起來是很靜態、很遙遠的研究,例如皮凱提這本書是蒐集從1700年開始,各國稅與財富動態分配的情況。為什麼是這個年份?因為十八世紀開始慢慢形成現代國家,建立國家的規則,個人一出生就被社會框架,很多事都與公共生活有關 (例如在台灣自學需要申請、成家需要法律規範所以爭取婚姻平權、一例一休由國家規定等),因此作為一個普通人,也必須理解這些制度對我們是保障或是侵害。這是社會科學與我們的關係。

皮凱提本身閱讀廣泛,《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寫作具有文學養分而非硬梆梆,例如導論就有以珍奧斯汀的小說和《高老頭》作為社會階級的例子。小說家也一樣在觀察社會發生什麼事,隨著情節推進,人如何在空間中生活;但也許有些更深層的,需要社會科學家使空間透明,如同在舞台的後台觀看,著重的是社會意義。皮凱提在意的是各種不平等,描述現象與現象背後的機制;一個人生在民主國家,有哪些因素決定了你的位置、存在的空間?以及在漫長的一兩百年之中,有哪些事情可以解決問題?莊瑞琳推薦可閱讀本書的導論,談人口變多導致資源分配、環境分配、階級不平等的演進。例如馬爾薩斯人口論、李嘉圖談土地、馬克思談科技工業發展,都是經濟學在歷史上討論的幾種變數,而現今我們面臨的則是人口老化問題;國家要討論的是人應如何有尊嚴的活到最後,以及科技與網路發展是否能解決分配問題。

皮凱提並反駁顧志耐所提的認為不平等會消除的鐘形曲線,當代人們已接受資本主義發展,經濟學家則太迷戀數學模型。皮凱提回到法國研究歷史數據,認為分配不平等問題才是核心,但經濟學家都不關心;反對運動在各國層出不窮,正反方卻都缺乏經濟學的論述。

皮凱提認為有兩個方式能克服不平等:1.趨同化力量(極端的例子就是戰爭)與人力資本的培養(教育)、2.世代鬥爭。另外,也有兩個東西是個人無法抵抗的:1.超級菁英可以與體制脫鉤(超級菁英可以指個人或國家)、2.經濟成長率常態低於資本所得,這也是先進國家經濟遲緩的主因。對此,皮凱提認為國家必須對超級菁英徵重稅,這個論點也引發爭議。然而我們可以回顧歷史,「累進所得稅」是在一百年前法國提出的,當時也引起很大爭議(企業又要出走了XD),但在現代已被普遍認為是正當的。

皮凱提說:民主社會的爭論,應以有證據的研究,破除謊言、迷思,使不同立場的人都以事實基礎面對我們所在意的議題。

接著莊瑞琳提到今年是解嚴滿30年、二二八滿70年、共產革命滿100年、宗教改革500年,我們應怎麼去理解這個時間點?作為一個對社會、或對自己有疑惑的社科書讀者,是有機的、不可能滿足的讀者。《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之外,《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一書更深刻更細膩的談家庭、社會、學校,關於教育與機會的不平等,甚至貧窮導致連父母與子女溝通都少;《大驅離:揭露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的殘酷真相》則談的是被系統完全排除的不平等。這三本書看下來,就掌握當代社會最大的不平等。

社會科學透過對結構的理解也可能具備預測能力。福山1989年的《歷史的終結》談到資本主義加上民主就是人類歷史終點,然而《政治秩序的起源》談到二十一世紀許多國家反而漸漸回到威權體制,右派在各國選舉中獲得勝利;書中思考人類社會三要素:國家、法治、問責。國家政策怎麼回應社會要求?「社會」與「國家」的概念已漸漸分開。讀社科書,就是在尋求對社會的好奇。

與談的楊照老師說到台灣很快建立了民主,卻成為不思考的民主,不思考的民主很容易就退回獨裁。過去那個對抗國民黨的時代,人們必須有說服能力,而今若非面對危機,通常大家都不讀社科知識的書了。例如台灣對「自由主義」完全沒有概念,其根本概念應該是對政府完全不信任;但每次發生事情,人民總會說:「政府在哪裡?」但民主最重要的是政府不該有這麼大權力;把問題交給政府解決,往往只會產生更大問題。大多數人無法理解這個矛盾,沒有社會意識,社會就可能走向無法控制的階段。

莊瑞琳說起胡慕情的《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從一個事件出發,提出對農民在社會什麼位置的思考。我們面對的所有爭議,都牽涉到當代社會的「價值排序」。曾有中學老師指定學生們讀此書,學生的反饋是開始懂得用另一個角度來看抗爭。或許讀者得到的不是答案,而是在同一個社會能看到不同價值。另外,莊瑞琳也說起今年衛城想做的書,包括:1.審議式民主(農產品定價、教育領域解放、醫藥開放等),權力轉化使社會發生改變;2.核能與台灣社會的關係;3.隨機殺人,這個題材目前大多是國外翻譯書,若沒有關於自己社會的整理,永遠無法對準自己問題的核心。

接續價值排序的概念,楊照談到彌爾《論自由》針對自由的思考推導:「每個人都自由」比「某些人享有自由」更重要,也因為這個原則,才能限縮個別自由,所以才會有「以不侵害他人的自由為自由」的結論。以德國對於核能、受教權的思考為例,社會經由討論排出先後順序。作法不見得大家都同意,但知道怎麼排序,以解決社會多元需求,這是思考習慣。但台灣沒有這樣思考,只想解決當下問題,例如小燈泡被殺了,大家義憤填膺喊著殺童者唯一死刑;對於這樣的社會未來將付出什麼代價,人們是不去思考的。

最後莊瑞琳談到德國難民政策,其中包括兒童的受教權高於公民權,造成耗費國家七千億(美元?)的資源,梅克爾支持度也因此暴跌三成,為的是堅持國家憲法價值,保障人的尊嚴。當然不是凡事學國外就好,而是這對我們是很好的刺激,如何尋求共同價值,度過危機。現在世界大多社會制度都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混和型,社會科學研究提供我們思考如何在其間找到一些平衡。如同群學近年出版的《真實烏托邦》就談論如何馴服資本主義,並且維持民主,不會排擠,而是納入不同的人。


謝謝小瑞幫我簽名詩集(進行一個臉友相認的動作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