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4)今天到台博館聽陸蟹生態研究學者劉烘昌老師,講「臺灣海岸林陸蟹的繁殖生態」。進入陸蟹主題之前老師說他先偷渡馬頭山掩埋場開發案的資訊XD,馬頭山這個生態豐富珍貴的區域,被開發單位相中其不透水性適合做掩埋場,且不是一般家庭廢棄物,而是高汙染的事業廢棄物,會將整個生態寶地摧毀。生態學者總覺得對大自然理解太少,應該謙卑,但開發單位總是非常自信樂觀,原本還保證這裡絕對沒有什麼重要珍貴物種,說不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總是需生物學者們辛苦蒐集研究證據,去阻擋這些破壞自然的威脅。整理筆記時,找到劉烘昌老師最近的不少文章或相關報導,也在本文一併附上吧。
『劉烘昌:搶救台灣西南部的諾亞方舟』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1221/1263218/
[這裡有讓動物專家意想不到、種類及數量豐富的各種哺乳動物,包括水鹿、梅花鹿、穿山甲、食蟹獴、麝香貓及果子狸等,獵食性哺乳動物數量多到讓各種動物都成為驚弓之鳥,一有風吹草動就奪命竄逃。在馬頭山地區,筆者見到了在台灣研究陸蟹29年來數量最多的螃蟹屍骸;以及行為最小心謹慎的特殊陸蟹「厚圓澤蟹」。而厚圓澤蟹在馬頭山地區的族群十分昌盛,是台灣陸蟹罕見的高密度族群。珍稀的原生植物有羞禮花、大葉捕魚木、澤瀉蕨及岩生秋海棠等,都是讓在台灣擁有3、40年豐富野外植物調查經驗的植物學家會為之驚豔、眼睛發亮的珍稀物種。]
同樣另一個最近的案例是居然開在兩個斷層間的中寮隧道(旗山斷層與龍船斷層),因斷層數年來不斷抬升造成隧道水泥塊崩落,政府號稱進行國際級工程,方式是把上面的山挖空。從開設隧道到修復工程都顯見開發單位對待自然環境的方式。
『中寮隧道遇斷層16年隆起130公分 國際級工程啟動』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661370
OK,談陸蟹。狹義的陸蟹指的是地蟹科的螃蟹,Gecarcinidae,有Ge開頭就是這意思。大部分體型都較海蟹大 有些圓軸蟹甲寬可到13公分。廣義的陸蟹,指在水外具有活動能力的蟹,這就很多了!招潮蟹、和尚蟹、澤蟹、沙蟹等等。在福山植物園的澤蟹,都躲起來了白天晚上都看不到,但只要擺上蝦籠一分鐘,瞬間就會裝滿澤蟹,還有很多在外面排隊等著要進去XD。老師說他是台灣第一代陸蟹研究者,但前景不看好,以前或許有豐富的海岸林陸蟹族群,等他開始研究時已經少很多了,搞不好只剩一兩成數量。然而台灣西海岸潮間帶很特別,看國光石化那個地方,潮間帶寬度有到四公里,相當寬闊,這在整個亞洲尤其島嶼可說是獨一無二的。
[蟹類登陸的演化途徑]
從演化途徑來說,螃蟹由兩種方式登上陸地:1.經過潮間帶到陸地上生活(海岸林)、2.先演化至淡水環境生活,再從淡水環境演化至陸地生活(河口環境)。中型仿相手蟹(可能不到一萬)、印痕仿相手蟹(東部很多),算是演化途徑的初期型態;恆春半島的黃灰澤蟹,以及前面所提過馬頭山月世界的厚圓澤蟹屬於耐旱的。
『《科學人雜誌》月世界惡地的生態奇蹟-厚圓澤蟹 撰文/劉烘昌』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0738
陸蟹的抱卵數量,依幼體大小決定,數量幾千到幾萬不等,毛足圓軸蟹可高達五十萬,但陸蟹抱卵數量遠比不上海蟹。孵化後從蚤狀幼蟲到大眼幼蟲的過程,脫殼變態至少兩次,一般是四到六次。然後回到陸地,河流或潮間帶,似是重現祖先的演化路徑。部分螃蟹像是溪蟹類會從淡水環境登陸,直接發育,例如拉氏清溪蟹,在卵內就把變態完成;當然也有中間型,生物界就是如此。
劉烘昌老師常會到聖誕島做研究(公視《我們的島》也有跟劉老師去拍攝),聖誕島紅地蟹雨季開始遷徙,交配後,母蟹在月圓前三天左右開始生蛋,然後抱卵遷徙,到海崖釋幼。然而受到全球氣候變遷影響,小蟹回來的週期與時間,和幾十年前已大不相同。不知為什麼小蟹會在海灘待個兩三天才脫殼,然後某天拂曉才真正進入陸地,這是世界唯一這麼做的螃蟹。
[台灣的海岸林陸蟹]
恆春半島香蕉灣海岸林,大概就有二十幾種,陸蟹的多樣性最高,大型陸蟹最多。其中圓形圓軸蟹的新紀錄種是爬蟲專家杜銘章發現的。毛足圓軸蟹,紀錄最大甲寬13公分,但現在大多只有五公分,抱卵母蟹也是,沒有時間長大。凶狠圓軸蟹,跟毛足很像,不同屬卻很難分辨 最容易就看眼睛顏色、背甲。其他還有紫地蟹、橙螯隱蟹、小隱蟹、印痕仿相手蟹等等。樹蟹(林投蟹)會回到海邊繁殖。肥胖後相手蟹(老師由rousseauxi戲稱"囉嗦蟹",因為體色變化大、繁殖生態複雜,研究者都很難搞懂,囉唆死了XD)。奧氏後相手蟹,有天敵黃瘋蟻。椰子蟹住在海岸林底下。另外有短腕、凹足、灰白三種陸寄居蟹。
[幼蟲釋放]
香蕉灣海岸林樣區,高低落差大,世界少見,對研究者來說比較辛苦。陸蟹釋幼時機大概分三種:1.天黑後釋幼:毛足圓軸蟹、圓形圓軸蟹;2.高潮期間釋幼;3.凌晨天亮前釋幼:紫地蟹、奧氏後相手蟹。另外,依環境區別,統計研究可發現,礁石、湧泉或水,不同環境會有不同蟹的釋幼族群。
母蟹抱卵時,卵就進行胚胎發育,蛋在母蟹釋放時同時發育完成而孵化,所以叫做釋幼,而非釋蛋。絕大多數陸蟹是到海水釋幼,但不是所有,也有另一種叫水外釋卵,通常是最耐旱的種類,例如紫地蟹直接用丟卵的,卵遇水則甦醒孵化。第三種是水外釋幼,台灣只有一種:圓形圓軸蟹,這是對惡劣海象條件的適應。
釋幼方式也很多種,有左右搖擺釋放、游泳過程釋幼、高處跳下水後游泳釋幼等,演講最後看了老師拍攝剪輯的影片就很清楚。
[陸蟹釋幼的危機]
從抱卵洞穴到海邊這漫長旅途會經歷的風險:車輛路殺、乾燥脫水、天敵捕食。透過脫水實驗可知體型小的蟹因為表面積與體積比值的關係,蒸散水分快,容易乾燥死亡,也因此通常小型陸蟹不會離海岸太遠。至於蟹的極端釋幼高峰,就是為了因應天敵捕食的繁殖策略,很多生物都有類似現象。
附帶一提,海釣場養殖龍膽石斑,為了避免石斑學習,不時會換釣餌。業者曾經捕大型陸蟹作為其餌食,據說是因為在龍膽石斑胃裡有看到過陸蟹,被認為是牠們食物的一種。
老師說,他是台灣第一代研究陸蟹生態的人,但也可能是最後一代,因為陸蟹面臨各種生存危機一直在減少。當然也是有轉機,端看我們如何維持海岸林的生存環境。
最後QA互動時間,有人問到陸蟹的交配方式,老師說雄蟹不是蝌蚪般的精子,而是精匣,大部分算是體內受精,但也有體外;交配行為則依雌雄體型大小而有各種不同體位。
至於相似種之間,在中國大閘蟹養殖研究,有實驗讓絨螯蟹和毛蟹雜交,兩個其實是不同的種,卻能產生具繁殖能力的後代,這就違反生物分類基本定義。近年溪蟹新種增加很多,在用DNA技術之後又增加更多新種的發現。有時分類很複雜,但是否有符合基本種的定義所謂必須能產生具繁殖能力的後代,實際上並不很確定,這的確常使得生物分類學家很頭痛。
有人問到陸蟹難道必須都要跋涉回到海邊才能釋幼?老師說有些陸蟹可以在半鹹水釋幼,他們研究確實有懷疑陸蟹能直接在淡水生產,但不很確定。例如河口釋幼的陸蟹通常只要一點點鹽度即可,按推測可能是可以。
這場講座內容正巧與最近我為了試畫的作品所找的資料有相關,劉烘昌老師的投影片也用了一張月亮高掛的照片,寫著「恆春半島的陸蟹從月圓開始釋放幼蟲」,我想這也是生物學家希望能分享出去的浪漫。
『歷三年審查爭議仍大 馬頭山掩埋場案補件再審』
http://e-info.org.tw/node/21024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