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 閱讀的島[閱讀「一戰」:幾種新視野]--蔣竹山

(2015/09/04)今晚來永樂座聽<閱讀的島>系列的<閱讀「一戰」:幾種新視野>,由東華大學蔣竹山老師主講。一開始老師先簡單概述歷史上的一次世界大戰,接著進入主題,算是藉由各本一戰出版品的導讀,引領我們用不同角度看歷史。關於二戰的電影非常多,一戰卻很少,因此最後放了一段以一戰為主題的電影:Christian Carion導演的<近距交戰(Joyeux Noël)>。



=====以下筆記=====

導言:

一般歷史資料都已1914年6/28奧匈帝國大公夫婦遇刺為導火線,但現在一般認為因果更為複雜,不太從這個點做歷史書寫。對於史學家而言,一戰的發生以及結束的原因,都具有不確定性值得探討。

1915年四月鄂圖曼對亞美尼亞的屠殺很快被淡忘(參考電影<A級控訴>)、1916索穆河、1917美國也涉入、1918德意志共和國剛成立沒多久,軍事行動就終止,戰爭結束。

這類似王德威老師所說:"沒有晚清,何來五四?"戰爭的原因不是這麼簡單,而是牽涉各國內部複雜政經情勢問題,舊勢力被挑戰、階級衝突與革命(例如希特勒<我的奮鬥>一書中也提到德國社會問題)。

閱讀「一戰」:

台灣對一戰研究和出版都較少,這與台灣對世界史研究的學術生態有關。且台灣在戰時體制的經驗通常被忽略,主流強調抗戰史觀,而民間大多談空襲,歷史書寫因此交織著複雜性。
一戰書寫的轉變:1.戰爭史:事件、過程 -> 2.大歷史:結構、因果 -> 3.小歷史:微觀、生活、小人物的感覺

●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 1930年著作,原名:大戰真相
●Fritz Fischer<一戰中的德國目標> 1968年著作,德國蓄意發動的觀點
●尼爾.弗格森<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戰爭的悲憐> 較偏學術的書,強調社會與經濟角度。
(近年流行的賈德戴蒙,常被批評為環境決定論,弗格森則採不同觀點,認為歷史主要是制度造成的。老外的寫作常常很強調問題意識,賈德戴蒙三部曲都圍繞一個問題點,弗格森針對十個問題進行探討)
●Christopher Clark<夢遊者:1914歐洲如何走向一戰> 很少講戰爭本身,主要談的是一戰前的局勢。
而歷史書寫有時像鐘擺,角度會從一端擺盪到另一端。德國有日常生活史學派,強調大歷史不足之處。
●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例如士兵打發時間會打牌、攝影(體積小、價格不貴的柯達相機);以及收藏熱、偷獵、用手榴彈炸魚等。
●彼得.英格朗<美麗與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戰個人史>
解構式的歷史書寫,用時間的光譜陳列出22個人的戰爭經歷。這顛覆了過去歷史書寫,化約至最小的組成元素:"人"。
(黃湯姆補充:國際版與中文版不同,原本是20個人,中文版加了兩個人。這本書寫的是共時性的情感經驗,與另一套<重生三部曲>都是文學價值非常高的歷史書寫作品。)
●傑夫.戴爾<消失在索穆河的士兵> 我們如何記憶戰爭,透過物件與紀念,進行文學性質書寫。
後面這幾部作品,可以看出都是屬於小歷史書寫,強調個人的感覺,呈現戰時的細節,事件反而被淡化。

老師講完後,放了電影<近距交戰>中間一段,交戰的雙方在耶誕夜竟休戰過節,一起交換食物、唱歌。而一隻在戰場上遊蕩的貓,被雙方用不同名字飼養著,呈現出殘酷戰爭中的反差趣味。




來聽老師這麼棒的講座,那順便幫老師打書吧XD~
[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2860

============================================
(黃湯姆的補充:
是中文版比英美版多了兩個人,將將將~他們就是卡夫卡與明天小威會講到的穆齊爾啦。「重生三部曲」是史料處理相當到點的小說(fiction),恰恰可與竹山老師從醫療史入徑看《美麗與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戰個人史》一書的互補,而後者則是一部文學價值相當高的歷史作品,呈現出戰時那每個孤零個體的共時性情感經驗。(而且這超互文的,剛好我看完美與哀的下一本是讀隆美爾的《步兵攻擊》,又與那二十二個人的經驗與戰線重疊,甚至就在烽火的兩端,他的突破是他的崩潰。)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