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 紀錄片《68-法國學運紀事》

(2015/08/06)歷史知識極極匱乏的我,直到某日在網路上聽了馬世芳音樂史的演講,才初聞1968的意義(掩面)。過了一陣子318學運後幾個月(2014/11/16),板橋府中15影院某月的影展主題大概也有應景社運的意味,而這約略亦是我去影院看紀錄片的開始。我所看的第一部即是《68》,導演Patrick Rotman很有系統的把1968這一年世界各國風起雲湧的巨大變革至於往後的影響,以珍貴且有力量的史料片段和穩健深沉的觀點旁白串連整合成結構嚴謹的敘事:1968年學潮席捲世界,越戰陰影、法國右派大獲勝、金恩博士和羅伯甘迺迪先後遇刺、蘇聯入侵布拉格、切格瓦拉身亡、捷克學生自焚.....社運與革命接連走向失敗,卻在人們心中埋下改革的種子,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陸續茁壯開花.....


當時看完印象深刻,即使龐大歷史資料無法一時消化,卻在日後所讀所見逐一發酵,都會回想起《68》這部影片帶出的點。後來一直想找這部片,但這麼久以來總也找不到它的DVD或任何網路影片啊唉。

(有這樣一幕:法國新浪潮電影作者在台上一字排開,而高達正對意見不同的人們大吼:「我在跟你談怎麼和學生與工人團結一致,你居然跟我談移動鏡頭和特寫!」)

前陣子在時報回頭書展恰好買了一本林博文所寫的《悸動的六○年代》,正是相同主題,可惜的是其敘事不夠深入,論據與觀點也都過於淺薄無力(且完全沒有列出資料與相片出處),只能說若做為入門書也許還不錯,對時代背景和相關人物可以有粗略印象。但我還是非常想念《68》這部片的深刻魅力。有人看過這部嗎?


導演:巴迪克侯曼Patrick Rotman
2008│護│video│95 min│法語發音│中文字幕│法國


(下文為影評人寫的介紹好文,在[府中15放映周報]上的原始網頁似乎已消失,在此備存,謹向原文作者致敬)

時代的稜鏡––《68:法國學運紀事》

文 / 黃以曦
《68:法國學運紀事》如同原片名「68」,導演 Patrick Rotman 對於法國 1968 年的五月學運社運採取的切入方式是以這一年前後的斷代世界史的視野。這是一部優秀又好看的紀錄片,除了收錄豐富與甚至是罕見的影像資料、細膩深入的旁白,對不同屬性的觀眾更具吸引力的且在於導演用具有效率、卻也意味深長甚至詩意的方式呈現此些事件,使此些歷史時刻滿載具高度感染力的戲劇性,卻並不因此被簡化和扭曲。

電影開場以1968年美國以反戰、和平與愛為主題的演唱會(後以Janis Joplin的演唱作全片結尾), 接著相當篇幅地討論了越戰與美國反越戰運動的始末,隨後帶到東歐的布拉格之春運動、介紹由搖滾樂手如披頭四與Jimi Hendrix促動和代表的年輕世代的反戰風潮,以及從德國柏林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倫敦、馬德里、日本等全球許多大學校園於此刻風起雲湧的抗爭活動。將近五十分鐘後,正式進入法國學運。

對不熟悉這段歷史的觀眾來說,「法國學運」可能意味著某這個或那個印象,端視你在哪個脈絡接觸到關於這個事件的敘述,可《68:法國學運紀事》在很短的時間裡,將改變法國、影響無數後來世代人們的這場學運,兼顧各個層面做了不同層次的反思。68年五月學運由此透出更鮮明且領人思辨的全面性意象,不再只是空泛的關鍵字。

導演在資料影像上的深耕,領觀眾來到當時刻許多第一現場,比如那年學運肇致了坎城影展停止舉辦的爭論與衝突場面,楚浮、高達、雷路許、馬盧等法國新浪潮電影作者在台上一字排開,而高達正對意見不同的人們大吼:「我在跟你談怎麼和學生與工人團結一致,你居然跟我談移動鏡頭和特寫!」。又比如罷工潮、城市生活的停擺、行政體系的癱瘓、成千上萬人民佔領工廠、不願離開街頭、乃至於戴高樂最後的戲劇化設計乃至於終結了學運……。

導演Patrick Rotman說「五月運動在人民心中點燃的是一種無法質量化的改革慾望,罷工代表一種普遍夢想,沒有人想從夢想中回到現實。」,由此解釋了當時何以從社會危機遽變為政治危機、事態發展再難以捉摸,瀰漫著憂慮且至於恐慌。……近半個世紀後的今天,我們對於當時相爭不下的癥結點或有更多的思考,但影像及其所透露的氛圍將我們拋進時空膠囊,為直接的感受所蒙覆,彷彿親身陷入當時法國社會的渴望、極切等動能,這股力量出乎意料的強悍。

《68:法國學運紀事》採全球各地此起彼落的事件作為紀錄片的重要素材(在法國學運段落之後,又帶到了金恩牧師、勞勃甘迺迪先後遭暗殺、蘇聯入侵捷克、切格瓦拉之死及對拉丁美洲的衝擊、墨西哥學生抗爭與奧運的照樣登場、阿波羅登月……)這個路徑的選擇表明了作者看待與思考五月學運的特定立場,它不見得是最普遍或安全的選擇,但一方面紀錄片仍保持有相當的距離去維護那個各種釋義的空間,另一方面,亦正因作者對於其觀點的信心,讓紀錄片擁有了極具魅力的敘事起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